客服電話: 04-2472-6200

攝護腺肥大

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的非癌性攝護腺增生疾病,通常隨年齡增長而發生。
它會壓迫尿道並影響膀胱排尿功能,導致一系列泌尿系統症狀。
攝護腺肥大的成因
1.荷爾蒙變化
2.年齡相關的因素:BPH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男性,與細胞老化及組織變化有關。
3.遺傳及生活習慣:家族病史可能增加風險,此外高脂肪飲食或缺乏運動也可能影響。
攝護腺肥大是組織學上的細胞增生、腺體的腫大,造成臨床上尿道阻塞的症狀,也就是下泌尿道症候群(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, LUTS)。當攝護腺腫大時,尿道會因此受到擠壓、變窄,造成膀胱壁變厚。時間久了,膀胱壁變得較為衰弱,無法將尿液從膀胱完全排出,甚至造成急性尿滯留,造成尿不出來的現象。

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與影響

攝護腺肥大主要引起下尿路症狀
可分為以下幾類:

■排尿困難(阻塞性症狀)
☆排尿流速減慢
☆排尿不完全(殘尿感)
☆排尿困難
☆尿流中斷
■頻尿與急尿(刺激性症狀)
☆頻尿(白天及夜間)
☆急尿(難以忍耐尿意)
☆夜尿症(夜間起床排尿次數增加)
■長期影響
          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:
☆尿滯留(完全無法排尿)
☆膀胱感染或結石
☆腎功能損害

※診斷方式

為了診斷是否患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,醫師會檢查症狀、過去的健康情形,並對進行身體檢查,醫師也可能做進一步的檢查:
☆肛門指診:醫師將手指經由肛門伸入患者直腸內,檢查直腸前方的前列腺大小。
☆尿液檢查:分析患者的尿液,以確定是否有無感染。
☆抽血檢驗:檢驗血液確定腎臟是否有任何問題。
☆神經學檢查:檢驗腦部與神經系統是否正常,以摒除排尿問題是因腦、神經造成。
☆膀胱鏡檢查:醫師利用膀胱鏡,從尿道進入膀胱,以觀察患者的尿道、膀胱。
☆活體組織切片:醫師會取出攝護腺組織切片,以檢查是否含有攝護腺癌的癌細胞。
☆尿路動力學檢查:此為一系列針對尿道、膀胱儲尿、排尿是否順暢進行的檢查。
☆經直腸超音波檢查:這項超音波檢查,運用一種感測器裝置,從器官反射安全、無痛的聲波,以描繪出器官的結構。超音波可以檢測出攝護腺是否有任何異常。
☆前列腺特異性抗原(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,簡稱PSA)抽血檢驗: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種物質,如果血液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數值較高,這是前列腺肥大的明顯指標。

※治療選項(取決於症狀嚴重程度攝護腺大小患者的健康狀況)

■觀察與生活方式改變(輕微症狀)
  • 避免刺激性飲品:如咖啡、酒精。
  • 減少夜間飲水:改善夜尿症。
  • 規律排尿習慣:減少膀胱壓力。
藥物治療(中度症狀)
  • α-阻斷劑:放鬆攝護腺與膀胱頸平滑肌,改善排尿。
  • 5α還原酶抑制劑:減少攝護腺體積。
  • 抗膽鹼藥物或β3受體激動劑:緩解頻尿與急尿症狀。
微創或手術治療(重度症狀或併發症)
  •  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(TURP):標準手術方式。
  •   雷射手術治療:如綠光雷射汽化術。
  •   前列腺拉開術(UroLift):將一個小型的特殊植體放入攝護腺,拉起或固定肥大的組織,使尿道能順暢流動,改善阻塞問題
  • 水蒸氣消融術:用專用的軟管放入尿道至攝護腺的位置,再將高溫水蒸氣注入肥大的攝護腺組織,使攝護腺的細胞壞死後,達到使攝護腺縮小的目的

※預防與生活建議

1.均衡飲食: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(如綠葉蔬菜、番茄)。
2.規律運動:增強骨盆底肌群(如凱格爾運動)。
3.避免久坐:長時間坐姿會增加攝護腺壓力。
4.定期健康檢查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與影響

如有相關症狀或擔憂,建議諮詢泌尿科專科醫師,進行詳細評估並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